close

2008/07/18 

大熱天跑到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看奧塞美術館的典藏米勒大師的拾穗與晚禱,太多人,影響了看畫的品質,說實在展覽的空間是有點狹小,不免抱怨一下。

我稍稍注意一下米勒喜歡以三分之二的黃金比例畫面切割,向上下延伸出去開始作畫,陽光之下辛勤工作的農民的形象如實的呈現。他對那些在收割之後撿拾落穗或枯柴的窮人之日常勞動特別有感觸,他研究農村世界的一舉一動並創造了一系列的人物:《簸穀的人》、《小牧羊女》、《送牛奶的女工》皆是此畫種的典型人物。而《晚禱》和《拾穗》尤為經典創作。女性角色也在米勒畫中扮演辛勤努力工作者。其後來的「巴比松畫派」,也承習這樣一慣風格他們共同的志向就是要更新風景畫(每人以他自己的方式),以繪畫來表達景物及人物的深度。而布荷東如此稱讚著米勒是「探尋生命的表達方式最深入的藝術家之一,筆下不論人或物均訴說著千言萬語。」

已經很多人貼了三個拾穗的文,那...就算了...找一篇看看就好了,重點在於要看畫才能之所不同,至於要不要比較,那倒是個人觀感問題。

 

2-15
晚禱,1857-1859
油彩、帆布
55.5 x 66 cm
L'Angélus, 1857-1859
huile sur toile
RF 187

 

 

《晚禱》的畫面非常簡單:在巴比松附近夏伊(Chailly)平原的田野中,在黃昏時布滿晚霞的天空下,一男一女兩個農民正以虔敬的姿態低頭禱告。男人把帽子脫下拿在手上。米勒所用的模特兒是真正的農民,一個是後來被戲稱為「晚禱娘」的農場女工莫什納爾(Adèle Moschner),另一個是專門在農場打短工的當地人米尼歐(Mignot)。他們身上穿著樸素的日常衣服,厚重耐磨的舊衣已經褪色,腳上穿著法國農民的傳統木鞋。為了祈禱,他們放下工具暫停工作,在他們腳邊豎著掘馬鈴薯用的大叉,擱著裝滿馬鈴薯的籃子,停著載滿一袋袋馬鈴薯的小推車。米勒在1855年已經畫過在這片田裡工作的農民,這幅稱為《馬鈴薯收成》的畫現藏於巴爾地摩的華爾特斯藝廊。根據其兄弟的說法,米勒本來要把《晚禱》取名為《馬鈴薯欠收》,以表達農民眼見辛勤耕耘換來微薄收穫的心酸。僅此而已。然而目睹這幅畫的人都能感受到它強烈的宗教氣氛,農業社會背景反倒在其次,所以米勒才決定在背景加畫一個(微小如蟻的)教堂鐘樓(夏伊教堂),並正式命名為《晚禱》。這可能只是關於這幅畫的眾多傳說其中之一,或許是為了減輕米勒被視為宗教畫家的包袱而已。米勒本人曾明白表示,這幅畫的出發點是其童年記憶。晚禱是獻給聖母瑪莉亞的宗教儀式,每天傍晚教堂會敲晚禱鐘,三聲短響後接著一連串鐘響,通知信徒們誦唸晚禱經文。米勒在1865年解釋道:「我在畫《晚禱》的時候,想到小時候我們一家在田裡耕作,祖母每次聽到晚禱的鐘聲,一定會叫我們停下工作,脫下帽子,虔誠地為亡魂誦唸晚禱經文。」

因此,這幅畫和米勒絕大多數的創作一樣,是出自於記憶的回想,而非主題性的創作。儘管畫中肥沃、黝黑、泥濘的土地,夕陽餘暉的暮色和人物的姿態,都是長年觀察經驗累積的結晶,但《晚禱》不是一幅寫實主義作品。米勒利用光線的襯托來凸顯人物的背影和姿態,人物的面孔則處於陰影之中。這一男一女只是兩個靜止的剪影,焦點集中於他們祈禱的姿勢。他們是永恆農民的化身,代表那些奉行傳統社會價值觀、勤奮向善的農民,由於傳統農業社會日益式微,他們在世人心目中更顯得無比珍貴。

 

2-16
拾穗,1857
油彩、帆布
83.55 x 110 cm
Des glaneuses ou Les glaneuses, 1857
huile sur toile
RF 592

 

 

《拾穗》收藏的曲折歷程和《晚禱》有密切的關聯:《晚禱》在1889年由於法方籌資不足而被美國人捷足先「購」並運往大西洋彼岸,引起法國輿論界很大的騷動。法國著名的香檳酒窖擁有人龐茉莉(Pommery)夫人因此決定購買《拾穗》並捐贈給羅浮宮。1889年9月28日,龐茉莉夫人在寫給美術司長的信中說:「由於我們未能將米勒的《晚禱》買給羅浮宮,我剛剛為羅浮宮買下了《拾穗》。我已經向畢修福森(Bischoffsen)先生發出了正式允諾,我會在遺囑中列入這項捐贈。在《晚禱》被送往美國的時候,我看到您有多麼傷心;我想您聽到現在這個消息應該會很高興。」龐茉莉夫人在1890年3月19日逝世,同年5月《拾穗》就正式成為羅浮宮的館藏。

《拾穗》是米勒十年觀察與研究的成果。呈現三個農村婦女,在收割之後的麥田裡撿拾遺落的麥穗。較年輕的兩位彎著腰朝向麥稈七零八落的灰土地,雙眼緊盯地面,忙著撿拾落穗並隨手扔進兜在腰際的圍裙裡。最年長的婦女微微俯身,手中拿著一把細枝。背景可見遠方的田裡仍在繼續收割,成綑成堆的麥綑、麥垛,一輛大板車和成群的農場工人構成一幅明亮歡愉的熱鬧景象,與三個拾穗女的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在畫面右側,騎馬的管理員正在監督收成的進度。更遠處可以看到村莊的屋宇。米勒的用意並不在於說故事。進步主義的藝評家卡士坦尼亞里(Castagnary)寫道:「這是一幅很美、很簡單的藝術品。作者無意做任何宣示。儘管畫面所繪的確尖銳,但卻超乎於擁護任何立場的激情,以不造假也不誇張的方式再現大自然真實、偉大的篇章,殊堪與荷馬、魏吉爾的史詩相媲美。」將米勒與希臘、羅馬時代的大詩人相提並論,並不為過。許多人都在這三個拾穗女的身上看到了雅典巴特農神殿雕像的影子。吃苦耐勞的生活賦予她們雕像般沉重的身軀,長年的操勞使肢體越來越沉重,習慣於彎腰工作之後,腰桿就難以伸直了。

 

 

米勒 Jean Francois Millet ( 1814-1875 )


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是一位偉大的田園畫家。批評家朱里亞.卡萊德在他撰寫的巨著《米勒藝術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劃出他當時那個時代一般平民的人心和思想,表現了近代思想,是位高貴而不朽的人性畫家。他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

羅曼羅蘭曾撰寫一本《米勒傳》﹝The Popular Library of Art叢書之一,一九○二年在倫敦出版。﹞當時羅曼羅蘭正在撰寫「偉人傳」,一九○三年出版《貝多芬傳》,一九○七年出版《米蓋朗基羅的生涯》。他把米勒也列為英雄之一,因為他認為米勒具有忍耐、愛、勇氣與信念,從事藝術,深具不屈不撓的英雄精神。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從一八四○年至逝世的三十多年間,所作的油畫約僅八十幅,而且多數是小幅。這並非他對創作缺少熱情和精力,而是他重於思考。每作一畫經常重複思考,這可從他留下的許多素描草稿看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並不在於作品之多寡,只要能有幾幅作品在美術史上留名,也就足以永垂不朽。米勒就是如此。

米勒 Millet獎勵年輕畫家,如莫內Monet、畢沙羅Pissarro,晚年傾向於印象畫風,其對社會的關注態度,對秀拉Seurat和梵谷van Gogh起很大作用。


米勒介紹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millet/millet.htm

 

「驚豔米勒」展特

http://www.udnmillet.com.tw/index.html

 

晚禱

http://www.udnmillet.com.tw/work05.htm

 

拾穗

http://www.udnmillet.com.tw/work06.htm

3張拾穗大不同

http://blog.pixnet.net/o939105045/post/18616950

[轉貼]

現代美術的先趨─米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pe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